茯神为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核中间天然抱有松根(即”茯神木”)的白色部分。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。
采收和储藏:取茯苓切去白茯苓后,选茯苓中间抱有松根者,除去杂质,晒干。
茯神又叫茯神木,茯神有宁心安神、利水的功效,茯神主治小便不利、心悸怔忡、失眠健忘等症,肾虚小便不利或不禁、虚寒滑精者慎服茯神。
茯神的功效与作用
(一)茯神的作用
镇静作用。
实验动物用茯神10—20克/公斤灌胃后,进入安静欲睡状态,但无睡眠现象;对苯甲酸钠咖啡因兴奋之小鼠,以茯神煎剂5克/公斤作腹腔注射,能使其镇静,镇静率为90%,镇静指数3.11;若改用20克/公斤灌胃,则镇静率为为85.7%,镇静指数1.64。
抑制肿瘤作用。
茯苓糖的结构为β(1一6)吡喃葡甙的支链,当支链切断变为单纯的β-(1—3)葡聚糖(即茯苓多糖),对肉瘤180抑制作用率达98.88%。
养心安神。
茯神味甘淡,性平微温,入心经,养心安神。如《药品化义》曰:“戴人曰,心本热,虚则寒。如心气虚怯,神不守舍,惊悸怔忡,魂魄恍惚,劳怯健忘,俱宜温养心神,非此不能也。”失眠、惊痫、健忘等证,常用本品治疗。
利水消肿。
治水肿。人体水液代谢之调节,责于肺、脾、肾及三焦。肺主宣降通调水道,敷布津液;脾主运化水液;肾阳主水液蒸化;三焦为水液通调之道路。若其中之一(或更多)气化功能失常,则水液代谢障碍,以致水津停滞,而成水肿。治用茯神,其味甘淡性平,利水而不伤气,故主治之,又因其有健脾之功,故脾弱运迟。水湿停蓄者用之,有标本兼顾之效,故更宜选兹。
补虚治劳。
本品味甘,性平微温,入心、脾两经.补益心脾,而治虚损。心脾两虚,多由病久失调,或劳倦思虑,或慢性出血所致。症见心悸怔忡,失眠多梦.眩晕健忘,面色萎黄,食欲不振,腹胀便溏,神倦乏力,或皮下出血,舌质淡嫩,脉细弱。治宜益气健脾,养血安神。茯神具此功效,故可投用。
疗风眩,风虚,五劳,口干。止惊悸,多恚怒,善忘。开心益智,养精神。
主惊痫,安神定志,补劳乏;主心下急痛坚满,小肠不利。治心虚气短,健脾利温。
(二)茯神的功效
【性味】 甘淡,平。
《别录》:”平。”
《药性论》:”味甘,无毒。”
《药品化义》:”味甘淡,性微温。”
【归经】入心、脾经。
《药品化义》:”入心、脾二经。”
《本草经解》:”入手太阴肺经、足大阴脾经。”
《要药分剂》:”入心经,兼入肝经。”
【功能主治】 宁心,安神,利水。治心虚惊悸,健忘,失眠,惊痫,小便不利。
《别录》:”疗风眩,风虚,五劳,口干。止惊悸,多恚怒,善忘。开心益智,养精神。”
《药性论》:”主惊痫,安神定志,补劳乏;主心下急痛坚满,小肠不利。”
《本草再新》:”治心虚气短,健脾利温。”
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3——5钱;或入丸、散。
【各家论述】
《纲目》:《神农本草》止言茯苓,《名医别录》始添茯神,而主治皆同。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,故洁古张氏谓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,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。
《本草经疏》:茯神抱木心而生,以此别于茯苓。《别录》谓茯神平,总之,其气味与性应是茯苓一体,茯苓入脾肾之用多,茯神入心之用多。
《药品化义》:茯神,其体沉重,重可去怯,其性温补。补可去弱。戴人曰,心本热,虚则寒。如心气虚怯,神不守舍,惊悸怔忡,魂魄恍惚,劳怯健忘,俱宜温养心神,非此不能也。
《别录》:疗风眩,风虚,五劳,口干。止惊悸,多恚怒,善忘。开心益智,养精神。
《药性论》:主惊痫,安神定志,补劳乏;主心下急痛坚满,小肠不利。
《本草再新》:治心虚气短,健脾利湿。